眩晕症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主要症状有平衡障碍、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和快速改变体位,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戒酒。
1.外周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常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常见于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
中枢性眩晕:由脑干、小脑、大脑病变引起,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梗死、小脑出血等。
2.其他症状
平衡障碍: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晃动感,站立不稳,行走时向一侧倾斜或摔倒。
眼球震颤:眼球出现不自主的往返运动,与眩晕发作同时出现,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
恶心、呕吐: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
耳鸣、耳聋: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眩晕症的症状可能因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如颈椎病、贫血、低血糖等。因此,如果出现眩晕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等。
2.对症治疗:使用抗眩晕药物,如地芬尼多、苯海拉明等,以缓解眩晕症状。
3.物理治疗:如前庭康复训练、耳部按摩等,有助于恢复平衡功能。
4.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眩晕症,如耳源性眩晕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中枢性眩晕病因明确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眩晕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和快速改变体位。
2.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3.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4.戒烟戒酒。
总之,眩晕症的症状表现多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预防和保健,以减少眩晕症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