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奶主要因乳汁分泌过多或排出不畅致乳房内乳汁积聚,乳汁分泌过多可由产后生理因素(初产妇产后2-3天激素变化、育龄期女性产后、摄入高营养食物等)及疾病药物影响;乳汁排出不畅可因乳腺管堵塞(发育异常、吸吮姿势不当、穿紧内衣、既往乳腺病史等)及产妇情绪紧张焦虑等因素。
乳汁分泌过多方面
生理因素:女性在产后,身体会启动泌乳机制,乳腺细胞会大量合成乳汁。例如,初产妇在产后2-3天,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催乳素等促进乳汁分泌的激素水平升高,会使乳腺开始大量分泌乳汁。如果婴儿的吸吮频率不能及时跟上乳汁的分泌速度,就容易出现涨奶情况。从年龄角度看,育龄期女性产后更容易出现因乳汁分泌过多导致的涨奶,而青春期女性一般不会有乳汁分泌的情况。从性别角度,只有女性会出现产后乳汁分泌相关的涨奶情况。生活方式方面,如果产妇摄入过多高营养、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大量喝汤等,也可能导致乳汁分泌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引发涨奶。
疾病或药物影响:某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导致乳汁分泌过多。例如,垂体瘤等疾病可能会使催乳素分泌异常增多,导致乳汁大量分泌。一些药物也可能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如某些抗抑郁药物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乳汁排出不畅方面
乳腺管堵塞:乳腺管不通畅是导致乳汁排出不畅的常见原因。可能是因为乳腺管本身发育异常,或者在哺乳过程中,婴儿的吸吮姿势不正确,没有有效地刺激乳晕区域,导致乳腺管不能充分开放,乳汁淤积在乳腺管内。从年龄角度,年轻产妇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哺乳指导,可能更容易出现乳腺管堵塞的情况。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穿着过紧的内衣,压迫乳房,影响乳腺管的通畅,也会导致乳汁排出不畅。从病史角度,如果产妇既往有乳腺疾病史,如乳腺炎病史等,可能会导致乳腺管周围组织粘连,进而影响乳汁排出。
乳胀相关的其他因素:产妇情绪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影响乳汁的排出。因为情绪因素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例如,产妇在产后面临照顾婴儿的压力等情况,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导致乳汁排出不畅,引发涨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