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通常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2-4周左右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包括低热等发热、乏力盗汗等全身症状、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斑丘疹等皮疹及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潜伏期是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时长个体差异大一般8-10年,此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HIV持续复制具传染性且免疫系统受攻击CD4T淋巴细胞数量渐降不同人群潜伏期有差异。
一、艾滋病初期的症状
艾滋病初期通常指急性感染期,一般发生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的2-4周左右。此阶段部分感染者会出现非特异性症状,:
1.发热
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可伴有寒战,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部分感染者发热可自行缓解。
2.全身症状
包括乏力、盗汗等,乏力表现为肢体酸软、活动耐力下降;盗汗则是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醒后汗止。
3.呼吸道症状
可出现咽痛,部分感染者伴有咳嗽,咳嗽多为轻中度,一般无剧烈咳嗽及咳痰带血等表现。
4.消化道症状
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泻一般为稀水样便,每日次数不等,多数感染者腹泻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感染者腹泻持续时间较长。
5.皮疹
皮肤可出现斑丘疹、荨麻疹等,皮疹可分布于全身多处,一般无明显瘙痒等特殊不适。
6.淋巴结肿大
多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可稍硬,无明显压痛,肿大淋巴结一般可活动。
二、艾滋病的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1.潜伏期时长
潜伏期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为8~10年,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感染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病毒载量等。部分感染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月,而少数感染者潜伏期可长达15年以上。
2.潜伏期特点
在潜伏期内,感染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体内的HIV仍在持续复制,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免疫系统持续受到HIV攻击,CD4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度相对缓慢。不同人群潜伏期有差异,例如儿童感染HIV后潜伏期相对较短,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HIV对免疫系统的破坏相对更快有关;而健康状况良好、病毒载量较低的成年人潜伏期可能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