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后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多在感染后2-4周出现发热、咽痛等非特异性症状,1-3周可自行缓解;无症状期持续6-8年,体内HIV持续复制且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期一般在感染后8-9年出现,会有机会性感染、肿瘤及持续全身症状,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高危人群应及时检测。
一、急性期症状出现时间及表现
出现时间:通常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的2-4周左右。
表现: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体温多为38℃左右,可伴有畏寒等;还可能出现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这是因为HIV在体内大量复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发上述症状。
二、无症状期时间及特点
时间: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进入无症状期。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6-8年,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可能短至数年,有的可能长达十几年。
特点:此期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的HIV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持续受到损伤,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三、艾滋病期症状出现时间及表现
出现时间: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时,进入艾滋病期。一般来说,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期,平均约8-9年,但也有短至数月,长至15年的情况。
表现:患者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引起口腔、食管等部位的炎症和溃疡;还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同时,患者会有持续的全身症状,如持续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等。
不同人群由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感染艾滋病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和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感染艾滋病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出现症状的时间可能较成人更早;女性在怀孕期间感染艾滋病,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且自身症状的表现也可能因妊娠状态而有所变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艾滋病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可能更频繁,症状也可能更严重。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