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形式由宫颈管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病因有慢性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有多数无症状偶通过妇科检查发现、部分有接触性出血或白带增多等,诊断靠妇科检查及结合宫颈细胞学等辅助检查和病理检查,治疗一般行息肉摘除术,特殊人群中妊娠期无症状可暂观察有症状谨慎处理,绝经期后需警惕恶变及时诊治,有妇科炎症病史者应积极治炎症并注意外阴清洁等。
一、定义
子宫颈息肉是由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所形成的肿物,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病因
1.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管炎等)持续作用,可促使宫颈黏膜过度增生,而子宫具有排出异物的倾向,使得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最终形成息肉。
2.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影响宫颈黏膜的生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子宫颈息肉的发生,例如育龄期女性因体内雌激素波动,相对更易出现该情况。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常通过妇科检查偶然发现。
2.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也有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可能呈黄色、伴有异味等。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有单个或多个带蒂的肿物,肿物颜色鲜红、质地软而脆,蒂的宽窄不一,根部可附着在宫颈外口,也可位于宫颈管内。
2.辅助检查: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辅助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宫颈病变;必要时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以排除恶变等情况。
五、治疗方式
一般采取息肉摘除术,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后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有无恶变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发现子宫颈息肉时,若无症状可暂时观察,待分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处理;若出现明显症状影响生活,需在充分评估妊娠风险后谨慎选择处理方式。
2.绝经期后女性:出现子宫颈息肉需高度警惕恶变可能,应及时进行诊治,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病变。
3.有妇科炎症病史者:应积极治疗原有妇科炎症,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以降低子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