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腺癌是起源于阴道腺上皮的相对少见妇科恶性肿瘤,明确与母亲妊娠早期暴露己烯雌酚相关,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排液、可触及肿块等,诊断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根据分期等综合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晚期差,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妇科等检查随访,母亲孕期暴露DES的女性需加强妇科监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治疗要兼顾生长发育等影响谨慎评估。
一、定义
阴道腺癌是起源于阴道腺上皮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二、病因
明确与母亲妊娠早期暴露于己烯雌酚(DES)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母亲孕期服用DES的女性,其女儿发生阴道腺癌的风险较未暴露人群显著升高,机制可能与药物干扰胚胎期阴道腺组织的正常分化有关。
三、临床表现
1.阴道出血: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可在性交后、绝经后或非经期出现。2.阴道排液: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为血性或水样。3.阴道肿块:部分患者可于阴道检查时触及肿块。
四、诊断
1.妇科检查:观察阴道局部病变情况,如有无赘生物、溃疡等。2.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阴道病变部位,选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3.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阴道病变组织活检获取病理标本,是确诊阴道腺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
五、治疗
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方式需依据肿瘤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等确定;放疗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多作为晚期或复发患者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六、预后及随访
1.预后: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2.随访:患者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CT等)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母亲孕期暴露DES的女性:此类女性需加强定期妇科监测,建议从青春期开始每1-2年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阴道病变。2.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兼顾肿瘤控制与对未来生育功能、内分泌等的影响,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评估各项治疗措施的风险与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