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可通过人与人直接身体接触传播,还能经公共环境接触及自身其他部位真菌蔓延间接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稚嫩等在公共场合易感染需避免去卫生差场所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老年人因皮肤等状况易受侵袭有基础病要特注意足部清洁等,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及美甲人群感染风险高需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一、直接接触传播
灰指甲(甲真菌病)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身体接触传播。例如,与患有灰指甲的患者握手时,若手部皮肤存在细微破损,真菌(如皮肤癣菌、酵母菌等)可从破损处侵入;长期与灰指甲患者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也会因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物品表面而感染,真菌会附着在皮肤或指甲表面,进而侵入甲床引发病变。
二、间接接触传播
1.公共环境接触: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美甲店等公共场所,地面、拖鞋、美甲工具等可能被灰指甲患者的真菌污染,健康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真菌有机会附着并侵入指甲。例如,公共泳池的潮湿环境利于真菌存活,接触后若未及时清洁手部或脚部,真菌可能定植于指甲周围皮肤或甲部。
2.自身其他部位真菌蔓延:若自身存在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足癣(脚气),未得到有效治疗时,真菌可通过搔抓等行为从足部蔓延至指甲,进而引发灰指甲。这是因为足部的真菌可随手部接触指甲而传播,长期迁延不愈的足癣会增加灰指甲的发病风险。
三、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稚嫩,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公共场合如泳池、公共浴室等接触被污染物品时,更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建议儿童避免前往卫生条件不佳的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且要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皮肤老化、基础疾病等情况,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真菌侵袭。若老年人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时,皮肤和甲床的营养状态受影响,进一步增加灰指甲的感染几率。此类人群需特别注意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定期检查指甲状况,若发现指甲异常及时就医。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的人,脚部易处于潮湿环境,为真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感染灰指甲的风险。这类人群应选择透气鞋袜,并注意每日清洁足部,保持干燥。而从事美甲工作的人群,因频繁接触美甲工具及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感染灰指甲的风险较高,需严格做好工具消毒等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