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灰指甲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甲床所致,主要因真菌感染引发,相关因素有免疫力低下、局部潮湿环境、指甲受伤等,临床表现为指甲外观变色、增厚变脆等,高危人群有儿童、老年人、长期接触水工作者等,诊断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孕妇用抗真菌药需谨慎评估,儿童优先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且要注重足部卫生。
一、定义
真菌性灰指甲即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甲板和甲床所引起的甲病变。
二、病因
主要由真菌感染导致,常见致病真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念珠菌等。发病多与以下因素相关:
免疫力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机体抵御真菌能力减弱,易受真菌侵袭引发甲真菌病。
局部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频繁接触水、多汗等),为真菌滋生提供有利条件;穿不透气鞋袜,会使足部局部湿度和温度升高,增加真菌感染风险;指甲受伤后,屏障功能受损,真菌更易侵入。
三、临床表现
指甲外观改变:甲板可出现变色,如变黄、变白、变黑等;甲板增厚、变脆,质地发生改变;表面凹凸不平,出现破损、甲分离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甲床与甲板分离等现象。
四、高危人群及影响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卫生习惯可能不够完善,若接触真菌易患病;老年人新陈代谢减缓,指甲生长及修复能力下降,也易受真菌侵害。
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概率相近。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需要频繁接触水工作的人群(如厨师、渔民等),手部或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增加真菌性灰指甲发生风险;有手足癣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者,真菌可蔓延至指甲引发甲真菌病。
病史方面: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机体血糖控制不佳时,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易诱发真菌性灰指甲;曾有指甲外伤史者,指甲结构受损后,真菌更易侵入感染。
五、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确诊。真菌镜检可观察到真菌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能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谨慎评估风险,部分抗真菌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儿童:尽量避免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可优先考虑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且使用时需密切关注局部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同时,要注重儿童足部卫生,保持鞋袜干燥清洁,减少真菌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