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保持剖宫产伤口清洁干燥并观察有无异常,合并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高龄产妇需加强监测;术后6小时禁食,渐过渡至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饮食;留意恶露量色味变化,异常需就医;早期鼓励翻身活动四肢,术后24小时内床上活动,1-2天床边短时间活动并保证充足休息;关注产妇心理状态,家属医护多关心沟通,必要时专业心理疏导。
一、术后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剖宫产伤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常疼痛等情况,若发现伤口周围皮肤发红、渗液增多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产妇,因其伤口愈合能力可能受影响,更需严格遵循伤口护理规范,避免感染风险增加。
二、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小时监测并记录一次,重点关注体温变化及血压波动情况。高龄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生命体征可能相对不稳定,需加强监测频率及细致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异常并处理。
三、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内禁食,可少量饮用温水,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约6-8小时后),先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随后逐步过渡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新鲜蔬菜汤等),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同时需注意避免进食产气、油腻食物,以防胃肠不适。
四、恶露观察
留意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变化,正常恶露呈阶段性变化,初期为鲜红色(持续3-4天),随后转为淡红色(持续10天左右),最后为白色(持续2-3周),且无臭味。若恶露量明显增多、颜色异常(如转为鲜红色且量多)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宫腔残留或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
五、活动与休息
术后早期鼓励产妇翻身、活动四肢,促进胃肠蠕动及血液循环,预防肠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进行肢体屈伸等活动,术后1-2天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床边短时间活动(每次5-10分钟),同时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时间建议不少于8-10小时,以利于身体恢复。
六、心理护理
关注产妇心理状态,剖宫产术后产妇可能因伤口疼痛、身体不适及对自身和新生儿健康的担忧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多给予关心、耐心沟通,讲解产后恢复过程及新生儿情况,帮助产妇树立信心,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产妇,需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措施缓解其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