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分急性期约半数至七成感染者2-4周左右出现发热等自限性症状、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体内病毒持续复制免疫受损、艾滋病期分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和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有生长发育等问题、孕妇需关注母婴传播风险、老年感染症状不典型且机会性感染风险高病情进展快。
一、急性期症状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2~4周左右可能进入急性期,此阶段约50%~70%的感染者会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多为自限性,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
二、无症状期症状
无症状期可持续6~8年,此期感染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少数人可伴有轻度淋巴结肿大,无其他明显症状和体征。但此时体内病毒仍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持续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三、艾滋病期症状
此期是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低于200/μL,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机会性感染相关症状
1.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2.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累及口腔、食管等部位,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斑或溃疡,吞咽疼痛;食管念珠菌感染可致吞咽困难。
3.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疱疹,好发于口腔、生殖器等部位,疱疹持续时间较长,易复发。
4.鸟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发热、消瘦、贫血、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
(二)肿瘤相关症状
常见卡波西肉瘤,多见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出现多发性结节状病损,颜色可呈紫红色、蓝色或棕色,可逐渐增大融合,还可累及口腔、胃肠道等部位;此外,还可能出现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等。
四、特殊人群艾滋病症状特点
(一)儿童感染HIV
儿童感染HIV后症状相对成人更不典型,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能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
(二)孕妇感染HIV
孕妇感染HIV可能通过胎盘、产程中或产后哺乳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孕妇自身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还需关注母婴传播风险,需及时进行母婴阻断相关评估和干预。
(三)老年感染HIV
老年患者感染HIV后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可能以反复感染、消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且免疫系统功能衰退导致机会性感染发生风险更高,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