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是胚胎发育至一定阶段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需通过超声等明确诊断并评估孕妇孕周、既往病史等基本情况,进一步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内分泌(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血糖胰岛素等)检查、自身免疫相关(抗心磷脂抗体等抗体及炎症指标)检查、子宫解剖结构(超声或宫腔镜)检查,处理措施有依据孕周选择胎停处理方式及针对染色体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子宫解剖异常等原因进行干预,预后是一次或两次胎停后明确原因积极干预多数可再次妊娠但风险升高,后续备孕需胎停后休息3-6个月再备孕,备孕前完善检查纠正异常因素,期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
一、明确胎停定义及初步评估
胎停即胚胎发育至一定阶段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若孕期出现一两次胎停,需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胚胎停育诊断,超声可见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妊娠囊枯萎,同时评估孕妇孕周、既往病史等基本情况。
二、进一步检查与原因排查
1.染色体检查:夫妻双方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约50%-60%早期胎停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若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等可致反复胎停。
2.内分泌检查:检测甲状腺功能(TSH、游离T3、游离T4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减退或亢进)影响胚胎发育;检测性激素六项,了解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水平,黄体功能不足等内分泌异常可致胎停;检测血糖、胰岛素等,代谢异常可能与胎停有关。
3.自身免疫相关检查:查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等,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可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胚胎血供;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慢性炎症状态不利胚胎发育。
4.解剖结构检查:通过超声或宫腔镜检查子宫解剖结构,如是否存在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子宫解剖异常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环境。
三、处理措施
1.胎停处理:依据孕周选择合适方式,孕周较小可药物流产,孕周较大需引产,遵医生建议。
2.针对原因干预:染色体异常者夫妻双方行遗传咨询,评估再次妊娠风险及干预措施;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遵医嘱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调整甲功至正常后备孕;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者经医生评估可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子宫解剖异常者根据情况选择手术矫正。
四、预后及后续备孕建议
1.预后:一次或两次胎停后,明确原因并积极干预,多数女性可再次成功妊娠,但再次胎停风险较正常人群升高,需密切监测。
2.后续备孕:胎停处理后休息3-6个月再备孕,备孕前完善相关检查纠正异常因素,备孕期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避有害物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