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外界暴力致组织结构破坏分轻中重病因常见于事故等,早期生命体征平稳后启动康复,含体位与良肢位管理、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有认知功能训练、运动功能康复(步行、平衡训练)、言语吞咽功能康复,儿童康复遵儿科原则个性化,老年兼顾基础病缓慢训练并关注心理。
一、颅脑损伤的概念
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外界暴力作用引发的颅脑组织结构破坏,涵盖头皮、颅骨及脑组织损伤。按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15分)、中型(9-12分)、重型(3-8分),其病因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
二、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阶段
1.生命体征稳定后启动: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维持正常范围),尽早开始康复介入。
2.体位与良肢位管理:定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同时摆放良肢位,如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上肢呈伸展位、下肢呈微屈位等,以预防关节挛缩。
3.关节活动度训练:每日对患者的各个关节(如上肢肩关节、肘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等)进行被动活动,频率依据患者情况而定,一般至少每日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10次,防止关节僵硬。
(二)后期康复阶段
1.认知功能训练: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可采用简单的注意力训练(如让患者寻找特定物品)、记忆力训练(如回忆近期事件)等方式,训练需循序渐进,根据患者认知水平逐步增加难度。
2.运动功能康复
步行训练:先从平行杠内站立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扶持步行、持杖步行等,借助辅助器具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训练时需确保环境安全,防止跌倒。
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如坐位、站位静态平衡)训练起步,再到动态平衡(如重心转移、移步时的平衡)训练,可利用平衡板、平衡垫等辅助工具。
3.言语吞咽功能康复
言语训练: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构音器官训练(如唇、舌的运动训练)、单字发音训练、语句表达训练等,训练需多次重复,强化患者的言语功能。
吞咽功能康复:评估吞咽功能后,采用针对性训练,如空吞咽训练、喉部上抬训练等,对于吞咽困难较严重的患者,可考虑鼻饲等过渡方式,但需逐步向经口进食过渡。
三、特殊人群的康复注意事项
(一)儿童颅脑损伤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时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过度牵拉等可能影响儿童骨骼肌肉发育的操作,训练强度要适中,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变化。
(二)老年颅脑损伤
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康复过程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康复训练需缓慢渐进,防止因训练强度过大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提高康复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