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需做好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异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6小时进清淡易消化流食,1天进半流食渐正常饮食保证营养水分,6小时后床上翻身,24小时后坐起,1天床边短时间活动保证休息,留置尿管时保持通畅,拔管后促排尿,家属关心陪伴医护缓解紧张,高龄产妇更密切观察护理,基础病产妇控基础病指标并观察全身状况。
一、伤口护理
1.术后需保持剖宫产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常疼痛等情况。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渗液量增多且有异味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产妇要避免伤口部位受到污染,更换衣物时动作轻柔,防止牵拉伤口。
二、生命体征监测
1.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待平稳后可适当延长监测间隔。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出现其他生命体征异常波动,需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饮食护理
1.术后6小时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等,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防引起腹胀。术后第1天可进食半流食,如稀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乳汁分泌和防止便秘。
四、活动与休息
1.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术后24小时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坐起,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第1天可尝试在床边短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量应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睡眠应不少于8-10小时,但也不宜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活动有利于身体康复。
五、排尿情况
1.术后留置尿管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量和性质。一般术后24-48小时可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若排尿困难可采用听流水声诱导、下腹部热敷等非药物方法促进排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六、心理护理
1.产妇术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多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医护人员也应主动关注产妇情绪,通过讲解术后恢复过程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帮助产妇树立恢复信心。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更加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生命体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康复指导,适当延长住院观察时间,注意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有基础病史产妇: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术后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变化,遵循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护理,同时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的观察,确保基础疾病与术后恢复相互不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