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剖宫产伤口清洁干燥并观察异常,留置尿管期间保持通畅及会阴清洁,术后先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半卧位并早期床上活动,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进清淡流食再过渡到半流质保证营养均衡,关注恶露颜色、量及气味,用非药物或药物缓解疼痛,产后尽早让新生儿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关心产妇心理,高龄产妇加强下肢活动监测凝血功能,肥胖产妇注意伤口局部清洁护理,有基础疾病产妇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变化并遵医嘱管理。
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术后每30分钟至1小时监测1次,平稳后可适当延长监测间隔,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
二、伤口护理
保持剖宫产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发热及异常分泌物等,若发现伤口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预防伤口感染。
三、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期间需保持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进行会阴清洁2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术后24-48小时根据情况拔除尿管,拔除后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
四、体位与活动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6小时后可采取半卧位,利于恶露排出及减轻伤口疼痛。
术后早期鼓励产妇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屈伸下肢等,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五、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后可进清淡流食,如米汤、稀粥等,逐渐过渡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半流质饮食(如鱼肉、蔬菜粥等),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与身体恢复,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压影响伤口。
六、恶露观察
关注恶露的颜色(正常恶露由鲜红色逐渐转为淡红色、白色)、量及气味,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若恶露量增多、颜色异常或出现臭味,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复旧不全或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七、疼痛管理
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体位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采取适当镇痛措施,以保证产妇舒适。
八、母乳喂养指导
产后尽早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同时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哺乳姿势,促进乳汁分泌及母婴情感交流,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吸吮情况及产妇乳房状况。
九、心理护理
剖宫产术后产妇可能因伤口疼痛、对新生儿健康担忧等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产妇,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恢复信心,营造良好的心理恢复环境。
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术后需加强下肢活动,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肥胖产妇:注意保持伤口局部清洁干燥,加强皮肤护理,预防伤口感染加重。
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产妇: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变化,如血压、血糖等,遵医嘱进行相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