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的主要体征包括腹部压痛(压痛最明显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处,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反跳痛(腹膜壁层受刺激表现,不同人群定位可能不同)、腹肌紧张(因炎症刺激致腹肌痉挛,程度因病因和全身状况而异,不同患者表现不同)、腹胀(因胃肠功能受抑制、肠麻痹及大量腹水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肠鸣音变化(早期可正常或亢进,病情发展肠麻痹时减弱或消失,不同人群变化有别)。
是腹膜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一般来说,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部位。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溢出的胃内容物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的压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其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由于腹壁较薄,可能对压痛更为敏感;而老年人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压痛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硬化导致腹水的患者,腹膜炎时压痛可能因腹水的稀释等因素而表现不典型。
反跳痛
是腹膜壁层受炎症刺激的表现。当医生用手指按压腹部某一部位后,迅速抬起手指,患者感到疼痛加剧,即为反跳痛。反跳痛的出现提示炎症已累及腹膜壁层,其临床意义与压痛类似,但能更明确地提示腹膜受刺激的范围。在不同人群中,反跳痛的表现也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孕妇在孕期发生腹膜炎时,由于子宫增大等因素,反跳痛的定位可能相对困难。
腹肌紧张
急性腹膜炎时,因炎症刺激腹膜,可引起腹肌反射性痉挛,导致腹肌紧张。腹肌紧张的程度随病因和患者的全身状况不同而有差异。例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时,胃酸刺激强烈,腹肌紧张可非常明显,呈“板状腹”;而老年人、体弱或肥胖的患者,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对于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腹膜炎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等因素影响,腹肌紧张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评估其他体征来辅助诊断。
腹胀
随着腹膜炎的进展,可出现腹胀加重的情况。腹胀是因胃肠功能受抑制,肠麻痹所致。大量腹水时也会加重腹胀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腹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腹腔容积相对较小,腹胀可能较早出现且较为明显;而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腹膜炎时腹胀可能更为突出。有长期饮酒史导致肝硬化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腹水等情况,发生腹膜炎时腹胀会更加严重,且需警惕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肠鸣音变化
早期腹膜炎患者肠鸣音可正常或亢进,但随着病情发展,肠麻痹发生时,肠鸣音会减弱或消失。肠鸣音的变化对于判断腹膜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例如,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中,早期可能因炎症刺激出现肠鸣音亢进,但随着病情进展,肠麻痹发生,肠鸣音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卧床的患者,本身胃肠蠕动相对缓慢,发生腹膜炎时肠鸣音变化可能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