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分急性期2-4周左右因HIV大量复制致免疫系统急性损伤出现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等症状持续1-3周缓解,无症状期为感染后中间阶段时长6-8年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有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期为终末阶段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有HIV相关症状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常不典型多有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孕妇可致母婴垂直传播需早期筛查干预,不同性别症状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高危人群需警惕及时检测,有艾滋病相关病史人群需监测指标评估病情。
一、急性期症状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2-4周左右常进入急性期,此阶段因HIV大量复制引发免疫系统急性损伤,出现一系列症状。一般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超过38℃,还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等,部分患者有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3周后缓解。
二、无症状期症状
此期为感染HIV后的中间阶段,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长短受感染病毒数量、型别、感染途径及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此期多数人无明显症状,仅少数人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常易被忽视。
三、艾滋病期症状
为感染HIV后的终末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多<200/μl),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HIV相关症状
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常见,体重减轻常超过10%,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二)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呼吸系统:常见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
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管炎可致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巨细胞病毒性肠炎表现为腹泻、腹痛。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可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
皮肤黏膜:带状疱疹、口腔毛状白斑、复发性单纯疱疹性口炎或皮肤感染等较为常见。
肿瘤:卡波西肉瘤多见于下肢皮肤,表现为紫红色或深蓝色浸润性斑块或结节。
四、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儿童艾滋病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孕妇感染艾滋病:可导致母婴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发育,孕妇自身除上述一般症状外,需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应早期筛查并进行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机体免疫反应可能因性别激素等因素存在细微不同,不过主要症状表现基本一致。
有高危行为人群:需高度警惕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HI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有艾滋病相关病史人群:进入不同阶段症状表现不同,需密切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病情,病情进展时症状会更严重且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