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需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要控制三高一低并增加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摄入,适度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力量训练,控制高血压需遵医嘱规律服药监测,糖尿病要严格控糖监测,高血脂需遵医嘱用药并饮食运动辅助控制,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脑血管相关体检,老年人避免突然用力等、女性绝经后加强血脂监测孕期产检、有家族病史人群更早开展心脑血管筛查。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应坚决戒烟;过量饮酒可升高血压、增加心律失常风险,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约相当于35ml啤酒、15ml葡萄酒或45ml白酒)。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长建议7~9小时,长期熬夜会打乱机体代谢节律,影响血压、血脂等稳态。
二、均衡饮食管理
1.控制“三高一低”摄入:减少高盐食物(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高脂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高糖食物(如含糖饮料、甜品)摄入,增加蔬果(每日至少500克)、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优质蛋白(如鱼类、去皮禽肉、豆类)摄入,蔬果中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全谷物有助于稳定血糖血脂。
三、适度运动锻炼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同时可结合每周2~3次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代谢。
四、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确诊高血压后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至150/90mmHg以下,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使血糖达标,定期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3.高血脂:高血脂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调脂药物,同时通过饮食和运动辅助控制血脂,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合适范围,如高危人群需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五、定期健康体检
成年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脑血管相关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检测及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等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避免突然用力排便、剧烈运动等,防止血压骤升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关注头晕、胸闷等异常症状。
2.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出现血脂异常,需加强血脂监测及生活方式管理;孕期女性要警惕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定期产检。
3.有家族病史人群:除遵循上述健康生活方式外,应更早开始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关筛查,如40岁前可每年进行血脂、心电图检查,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