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分为急性期感染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有轻微症状可自行缓解且病毒大量复制免疫应答开始,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体内病毒持续复制免疫受损,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全身症状、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机会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儿童感染病情进展快,女性孕期哺乳期可传毒且不同生理阶段病情有差异,有高危行为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及时检测艾滋病病毒。
一、急性期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进入急性期,此阶段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通常较为轻微,持续1-3周左右可自行缓解。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机体免疫系统开始针对病毒产生免疫应答。
二、无症状期
该阶段可持续6-8年,此期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看起来与健康人无异,但体内病毒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持续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阶段的长短受病毒毒力、感染途径、感染病毒量、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经输血感染的患者,此期相对较短,而通过性接触感染的患者,此期可能较长。
三、艾滋病期
此为感染的最终阶段,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低于200/μL,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全身症状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常超过10%。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机会性感染
1.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X线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改变。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口腔、生殖器部位的疱疹,反复发作,病情较为顽固。
3.隐球菌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4.弓形虫脑病:患者可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机会性肿瘤
常见的有卡波西肉瘤,多见于皮肤,表现为紫红色或深蓝色浸润性斑片或结节,可融合成大片状,表面出现溃疡;还可见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
儿童感染艾滋病后,除了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其病情进展往往比成人更快,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
女性
女性感染艾滋病后,在孕期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艾滋病;在哺乳期也可能通过乳汁将病毒传给婴儿。此外,女性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在某些生理阶段有所不同,比如孕期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可能影响病情发展。
有高危行为人群
有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的同性或异性性接触、共用注射器等)后,若出现上述急性期或后续阶段的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艾滋病感染,及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