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包括:子宫大小及形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肿瘤较大时可能略有增大;子宫内膜增厚,超过正常月经周期相应阶段厚度,且回声不均匀;宫腔内可出现结节或团块样异常占位,需观察其与肌层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病灶内血流信号增多。对于有相关病史、高危因素或家族遗传史等的人群,出现上述超声表现需高度警惕并进一步检查确诊
一、子宫大小及形态
1.正常情况: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大小可无明显异常改变,形态仍保持正常的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关系等。
2.特殊情况:若肿瘤较大侵犯范围较广时,可能出现子宫体积较正常略有增大,但这并非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表现,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对于有长期妇科病史或内分泌紊乱等情况的患者,子宫大小及形态的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仔细鉴别。
二、子宫内膜回声
1.增厚表现:早期子宫内膜癌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超声下可见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月经周期相应阶段的厚度,一般正常非孕期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增殖期一般为4-8mm,分泌期可增厚至8-14mm,而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多超过正常范围,可达到10mm以上。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增厚的超声表现。对于有月经紊乱等病史的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增厚时需高度警惕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2.回声不均: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也是早期子宫内膜癌常见的超声表现之一。由于肿瘤组织在子宫内膜内生长,导致局部组织密度、结构等发生改变,超声下表现为子宫内膜内部回声强弱不一。这种回声不均的情况在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往往显示得更为清晰,因为经阴道超声探头距离子宫更近,分辨率更高。对于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时更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早期子宫内膜癌。
三、宫腔内异常占位
1.结节或团块样改变: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内可出现结节状或团块状的异常回声,边界可能清晰或不清晰。这些占位病变是由于癌细胞在宫腔内增殖形成的。超声可初步判断其大小、位置等情况。对于有家族遗传史(如有林奇综合征家族史等)的人群,发现宫腔内异常占位时要格外重视,及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如宫腔镜活检等。
2.与肌层的关系:观察异常占位与子宫肌层的关系也很重要。早期子宫内膜癌时,肿瘤往往局限于子宫内膜层或侵犯浅肌层,此时超声可显示占位与肌层的分界情况。如果占位与肌层分界尚清,提示病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若分界不清,可能提示肿瘤侵犯肌层较深,但这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有长期应用雌激素等情况的女性,在超声发现宫腔内异常占位及与肌层关系时,要详细询问相关病史以辅助诊断。
四、血流情况
1.血流信号增多: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早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内血流信号增多,血流阻力指数等可能有一定变化。研究显示,早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内的血流丰富程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通过检测血流情况可以为判断病变的性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更年期女性,本身血流状态可能随内分泌变化而有一定波动,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超声表现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综合分析血流信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