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有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如瘀点大小2-5毫米、散在分布,瘀斑直径大于5毫米可由瘀点融合而成;易出现鼻出血,可间断或持续,程度不一;刷牙时易牙龈出血;少数患者有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老年患者易因基础病被忽视,儿童影响生长发育,泌尿系统出血表现为血尿,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期需谨慎处理,儿童表达有限需仔细观察尿液。
一、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一)瘀点
1.特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肤会出现散在分布的瘀点,大小一般为2-5毫米左右,多为圆形或类圆形,颜色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这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血管壁的完整性受到影响,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皮肤组织间隙所致。在儿童患者中,瘀点可能更容易出现在四肢等暴露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相对更容易受到轻微碰撞等情况而诱发出血表现,但其实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
(二)瘀斑
1.特征:较大的出血斑称为瘀斑,直径一般大于5毫米。瘀斑可由多个瘀点融合而成,颜色从暗红色逐渐转变为黄褐色,最后消退。在成人患者中,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由于局部皮肤受压,再加上血小板减少的因素,更容易在受压部位出现瘀斑;而对于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四肢等部位受到碰撞等外力后也较易形成瘀斑。
二、鼻出血
(一)发生情况
1.频率与表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较易出现鼻出血,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的鼻出血。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过程中或不经意间就出现鼻出血,而成人患者可能在用力擤鼻、抠鼻等情况下诱发鼻出血。鼻出血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涕中带血,重者则出血量较多,需要进行止血处理。这是因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受到影响,鼻腔黏膜的血管破裂后难以有效止血。
三、牙龈出血
(一)表现及相关情况
1.日常表现:患者在刷牙时较易出现牙龈出血,表现为刷牙后牙刷上有血迹,或牙龈局部有渗血。对于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因为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更容易引发牙龈出血。这是由于牙龈组织的血管丰富,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得牙龈血管破裂后出血不易停止。在青少年患者中,如果本身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方法不正确、不按时刷牙等,会加重牙龈出血的情况。
四、内脏出血表现
(一)消化道出血
1.症状与影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如果是呕血,可能呕吐出暗红色或咖啡色样物质,黑便则是大便呈柏油样。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的基础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再加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而且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儿童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二)泌尿系统出血
1.表现及特殊人群情况:泌尿系统出血可表现为血尿,即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对于女性患者,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也属于内脏出血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妊娠期的女性患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泌尿系统出血等情况时,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既要考虑孕妇的情况,又要保障胎儿的安全,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权衡利弊。儿童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出血时,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尿液的颜色等情况来早期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