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自身因素包括感染、子宫异常、妊娠并发症;胎儿及胎盘因素有多胎妊娠、胎盘异常;生活方式因素涉及吸烟饮酒、过度劳累与压力过大;还有宫颈机能不全、种族与地域因素等也会影响早产发生。其中孕期生殖道感染等约30%-40%早产与感染有关,多胎妊娠早产率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早产风险,宫颈机能不全等也需孕期密切监测。
一、孕妇自身因素
1.感染因素:孕期生殖道感染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的病原菌可上行感染,引发绒毛膜羊膜炎,进而导致早产。研究表明,约30%-40%的早产与感染有关,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衣原体、B族链球菌等。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感染风险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育龄期女性均可能面临感染风险,而有过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感染导致早产的风险更高。
2.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得子宫容纳胎儿的空间和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增加早产风险。此外,子宫肌瘤也可能对早产产生影响,较大的肌瘤可能影响子宫的张力和宫腔内环境,导致早产发生率升高。这种情况在有子宫基础疾病病史的孕妇中更为突出,例如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导致子宫形态改变的孕妇。
3.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患病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进而引发早产。妊娠期糖尿病也是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高血糖环境可能导致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增加子宫过度膨胀的风险,从而诱发早产。患有此类妊娠并发症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加强孕期管理。
二、胎儿及胎盘因素
1.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内压力增高,容易导致胎膜早破和早产。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约为50%,三胎及以上妊娠的早产风险更高。多胎妊娠在年轻育龄女性中相对常见,尤其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多胎妊娠孕妇,需要更加严密的孕期监测。
2.胎盘异常:胎盘早剥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儿缺氧,引发早产。前置胎盘则可能导致产前出血,反复出血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的可能性。胎盘功能不全时,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能力下降,也会促使早产的发生。胎盘异常的情况在有过胎盘相关病史或存在胎盘发育异常高危因素的孕妇中较为常见。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与饮酒:孕妇吸烟会使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子宫血管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增加早产风险。研究发现,吸烟孕妇早产发生率比不吸烟孕妇高1-2倍。饮酒则会通过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子宫的稳定性,导致早产几率增加。长期有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的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显著高于生活方式健康的孕妇。
2.过度劳累与压力过大:孕期过度劳累,如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等,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子宫收缩频率增加。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早产风险。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较大的孕妇以及生活中经历重大事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的孕妇,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压力。
四、其他因素
1.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宫颈无法维持妊娠到足月,在妊娠中晚期容易出现宫颈扩张,进而引发早产。这种情况在既往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切术)或多次流产史导致宫颈损伤的孕妇中较为常见,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宫颈长度等指标,必要时采取宫颈环扎等措施进行预防。
2.种族与地域因素: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孕妇早产发生率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地区的环境因素、遗传背景等可能影响早产的发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与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