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急性期有发热(感染后2-4周左右出现,多38℃左右,持续1-3周)、咽痛(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致咽部黏膜炎症);无症状期一般持续6-8年,多数人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渐受损;艾滋病期有全身症状(发热、盗汗、消瘦)、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且初期症状无特异性,有高危行为应及时检测。
一、急性期症状
(一)发热
1.表现及原理: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通常在感染后2-4周左右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可持续1-3周。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发热。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波动相对较大;而成年人一般以中低热为主。
(二)咽痛
1.表现及原理: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咽痛症状,类似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咽痛表现。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咽部黏膜炎症反应,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对于有高危行为后出现咽痛且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的人群,需高度警惕艾滋病感染可能。
二、无症状期症状
此期一般持续6-8年,多数人无明显症状,但体内病毒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不同人群因个体差异,无症状期长短可能不同,比如生活方式健康、营养状况良好的人群可能无症状期相对长一些,而有基础疾病或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可能无症状期相对短。
三、艾滋病期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发热:体温可反复升高,超过38℃,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个月以上。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导致机体持续处于炎症状态。对于老年人群,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发热时更需密切关注,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2.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醒后汗止。这是由于机体在艾滋病病毒侵袭下,代谢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
3.消瘦:体重在6个月内减轻10%以上。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同时,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机体消耗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对于儿童来说,消瘦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支持等方面。
(二)呼吸道症状
1.咳嗽:可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可能由肺部感染引起,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易遭受各种病原体侵袭,如肺孢子菌、结核杆菌等感染肺部导致咳嗽。不同人群咳嗽特点可能不同,比如有吸烟史的人群咳嗽可能更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可能与艾滋病相关肺部感染有关。
2.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这是因为肺部感染等病变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机体缺氧。
(三)消化道症状
1.腹泻:反复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可为稀水样便。这是由于胃肠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肠道黏膜受损,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对于艾滋病期的患者,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补液等对症处理。尤其是儿童,腹泻更容易导致脱水等情况,要加强护理。
2.恶心、呕吐、腹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这是因为消化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四)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长期反复头痛,可能伴有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艾滋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炎症或颅内压改变等导致。
2.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等。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逐渐损害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初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凭症状来诊断艾滋病,若有高危行为,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抗体等相关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