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后分急性期约半数到七成感染者2-4周左右出现发热等症状持续1-3周缓解,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体内HIV持续复制免疫渐损有传染性,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机会性感染如持续发热、盗汗、腹泻超一月、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肺孢子菌肺炎等及卡波西肉瘤等肿瘤,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有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且需关注母婴阻断及自身病情管理。
一、艾滋病急性期症状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2-4周左右常进入急性期,此阶段约50%-70%的感染者会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此阶段症状的发生是因为HIV大量复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所致。
二、艾滋病无症状期症状
无症状期可持续6-8年,此阶段患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看似健康,但体内HIV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缓慢下降。该阶段的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此期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具有传染性。
三、艾滋病期症状
此阶段是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通常低于200/μL),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机会性感染相关症状
1.发热:可呈持续性发热,体温>38℃,持续1个月以上,是常见症状之一,由免疫系统受损后易受各种病原体侵袭,引发炎症反应导致。
2.盗汗:夜间睡眠时不自主出汗,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
3.腹泻:每天腹泻次数多于3次,持续1个月以上,多因肠道受到机会性病原体(如隐孢子虫等)感染,影响肠道正常功能所致,可导致患者体重明显减轻,体重减轻常超过10%。
4.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不易擦去,是艾滋病期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由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白色念珠菌大量增殖引发感染。
5.带状疱疹: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群集水疱伴神经痛,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
6.肺孢子菌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等,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肺部感染,由肺孢子菌感染引起,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7.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累及多个器官,如出现视网膜炎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腹痛、腹泻、呕血等,是因巨细胞病毒在免疫低下患者体内活跃复制,侵犯相应组织器官导致。
8.弓形虫脑病: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是弓形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时弓形虫易侵犯脑部。
9.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可出现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或溃疡等表现,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所致,免疫缺陷患者易感染该真菌并播散全身。
(二)恶性肿瘤相关症状
常见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或深蓝色浸润性斑片、结节,可融合成大片状,表面出现溃疡等,是由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
四、特殊人群艾滋病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感染艾滋病后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了类似成人急性期的发热、皮疹等表现外,还常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水平;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HIV后免疫功能受损更明显,易频繁遭受各种病原体侵袭。
(二)孕妇
孕妇感染艾滋病可能会通过胎盘将HIV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低体重等;孕妇自身除了具有艾滋病各阶段常见症状外,还需特别关注母婴阻断相关问题,其免疫状态会影响自身病情进展及对胎儿的影响,需在孕期加强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