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瘫痪就活不久

来源:民福康

长期卧床会引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影响寿命,还会导致营养代谢方面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问题,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如不良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缺乏也会间接影响寿命,具体表现为呼吸系统肺活量减少、易患坠积性肺炎等;泌尿系统易感染、形成结石等;循环系统易形成血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营养代谢方面蛋白质-能量不足、代谢紊乱;心理社会方面有不良心理及社会支持缺乏等情况。

一、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及影响寿命的机制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

长期瘫痪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胸廓活动受限,呼吸肌力量减弱,使得肺活量减少,肺的顺应性降低。例如,研究发现瘫痪患者肺活量可降至正常的1/3-1/2。同时,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会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而呼吸衰竭是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年龄的瘫痪患者,由于机体的储备功能不同,老年瘫痪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其肺组织弹性减退、胸廓骨骼硬化等生理变化使其呼吸系统更易受损。

(二)泌尿系统并发症

瘫痪患者因排尿功能障碍,常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据统计,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泌尿系统感染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向上蔓延引起肾盂肾炎,严重时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老年瘫痪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可能更快,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威胁寿命。另外,长期卧床导致尿液潴留,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易析出形成结石,也是影响泌尿系统功能并进而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

(三)循环系统并发症

长期卧床使静脉回流受阻,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可引发肺栓塞,这是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较高。瘫痪患者的血液循环本身就因活动减少而处于相对缓慢状态,年龄较大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血液凝固性相对增高,更易发生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循环系统并发症。同时,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站立或坐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增加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影响健康和寿命。

二、营养代谢方面的影响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瘫痪患者由于活动量大幅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但同时其消化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可能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容易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能量不足会使患者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体质虚弱,恢复能力降低。不同性别瘫痪患者在营养摄入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患者可能因生理特点对营养需求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总体都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年龄较小的瘫痪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不足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会导致身高、体重增长迟缓,身体各系统发育受影响。

(二)代谢紊乱

长期瘫痪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例如糖代谢异常。部分瘫痪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又会进一步加重机体的损害,影响多个脏器功能。同时,脂肪代谢也可能出现异常,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寿命。老年瘫痪患者本身代谢功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糖、脂肪等代谢紊乱情况,需要更加关注其代谢指标的监测和相应的营养代谢调整。

三、心理社会因素对寿命的间接影响

(一)心理状态的负面影响

瘫痪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一步加重身体的各种并发症。例如,抑郁状态下患者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亢进,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不同年龄的瘫痪患者心理反应不同,儿童瘫痪患者可能因对自身状况的不理解而产生恐惧、自卑等心理,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老年瘫痪患者可能因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等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社会支持的缺乏

瘫痪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照顾和支持,若家庭、社会支持不足,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会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进而使身体状况恶化更快。例如,缺乏专业康复人员的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无法有效进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情况会逐渐加重,进一步影响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间接影响寿命。年轻的瘫痪患者可能因社会支持不足而难以重新融入社会,心理压力更大;老年瘫痪患者若社会支持不足,生活照料等方面难以保障,健康状况更易恶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体征如何鉴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呈迟缓性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明显不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时,瘫痪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而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以肌群为主,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整个肢体为主。下运
瘫痪病人大小便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瘫痪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此外解决大小便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病人神志清楚的情况,能自述要大小便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比较扁的便盆在床上进行。男病人大小便可以用尿壶、便盆,在解大小便的时候病人仰卧位,在臀部垫一个小布单或者大尿布用来以避免污染床单,要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的风湿免疫病,病情会进行性的加重,容易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部、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疼痛严重
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瘫后应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应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还应给予血浆或者白蛋白支持。此外病人可以使用潘多立酮、莫沙必利片、西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有效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的排空。待病人胃动力恢复后,可以拔除
腰椎断了会瘫痪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折有可能会导致瘫痪,但是并不是腰椎骨折就一定会造成瘫痪,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脱位骨折等,其中压缩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一般不会导致瘫痪,压缩性骨折多数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因为骨折的时候不会损伤脊髓,当骨折伤及骨髓就有可能会发生瘫痪。骨折后要保证充
强直性脊柱炎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造成瘫痪。瘫痪是指神经受损所导致的肌肉无力、肢体功能减退等,而强制性脊柱炎不会对神经造成损害。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屈伸活动出现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疾病加重。
半边瘫痪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半边瘫痪是有可能治好的,但不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水平。病人应当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就诊,经过针灸、按摩、推拿、电疗、艾灸、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同时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保证钙质、蛋白质的补充。
脊髓型颈椎病多久瘫痪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有瘫痪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会瘫痪,而多久瘫痪也是因人而异,和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瘫痪,而有的患者可能受到外伤后突然就瘫痪了。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比较缓慢,会从一开始的局部症状逐渐变为行走困难或胸部出现束带感等不适,患者可能需要拄拐行走。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