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高血压需定期监测、规范治疗及调整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控制糖尿病要严格控血糖,控制高血脂需低脂饮食、运动并必要时用降脂药;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参考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戒烟限酒;脑卒中可通过识别典型症状(如面部、肢体麻木无力等)及FAST原则快速判断,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
一、脑卒中的预防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规范治疗,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和可能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如一般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而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低于130/80mmHg。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可能有细微差异,但总体原则是将血压稳定在合适水平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以及可能的降糖药物治疗等方式。例如,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性别、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目标上可能有一定区别,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等,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3.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内脂质沉积,增加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增加脑卒中发生几率。患者应通过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进行适当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达标,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一般应低于1.8mmol/L。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高血脂患者在具体血脂控制目标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是通过综合措施降低血脂水平来预防脑卒中。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可能有益,该饮食模式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适量摄入橄榄油,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这种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脑卒中风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参考这种饮食模式进行调整,例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根据消化功能适当调整食物的质地等,但总体要保证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
2.适量运动: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等,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有所区别,例如老年人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受伤,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运动,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性别差异在运动上主要体现在体力和运动偏好等方面,但总体都是通过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
3.戒烟限酒:吸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无论年龄和性别,都应尽早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脑卒中风险,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相当于男性啤酒不超过750ml,葡萄酒不超过250ml,高度白酒不超过50ml;女性相应减半。
二、脑卒中的判断
(一)识别典型症状
1.突然出现的面部、肢体麻木或无力:比如一侧面部出现口角歪斜,或者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持物、行走等。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相应神经功能受损,影响了面部肌肉和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但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增加了脑卒中的易感性。
2.突然发生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等情况。这是由于脑部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受到影响,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3.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的区域血液供应受到影响。
4.突然发生的严重头痛:头痛程度剧烈,且与平时头痛不同,可能伴有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颅内压变化导致。
(二)快速判断方法-FAST原则
1.F(Face):面部下垂:让患者微笑,观察两侧面部是否对称,是否有一侧面部下垂。
2.A(Arm):手臂无力:让患者抬起双臂,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
3.S(Speech):言语不清:让患者重复简单的句子,观察是否有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4.T(Time):及时就医: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佳时间内得到救治,因为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很关键,越早治疗预后越好。不同人群在应用FAST原则时,要注意根据个体的具体表现准确判断,例如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估其面部、肢体等情况,但总体都是利用FAST原则快速识别脑卒中迹象以便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