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艾滋病传染的因素为病毒载量、接触方式和程度、个体免疫状态、暴露后的处理。
1.病毒载量
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当感染者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体内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时,其传染性也会显著降低。有研究表明,持续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检测不到的HIV感染者,通过性接触将病毒传播给性伴侣的风险几乎为零。
2.接触方式和程度
不同的接触方式感染风险不同。无保护的肛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因为直肠黏膜比较脆弱,容易破损,更利于病毒进入体内;而无保护的阴道性交感染风险次之。此外,接触的体液量也会影响感染几率,如大量血液接触比少量血液接触感染风险更高。
3.个体免疫状态
健康人的免疫状态对是否感染艾滋病也有影响。如果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较强,在接触少量病毒时,可能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如果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感染风险会增加。
4.暴露后的处理
如果在暴露于HIV后及时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如在7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阻断治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研究显示,规范的暴露后预防能使感染风险降低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