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新生儿各器官发育未成熟耐受性差,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高危新生儿血糖,尽早喂养,发现相关表现及时就医,注意护理以降低风险及减轻危害
心血管系统影响
低血糖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不良影响。低血糖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压波动等。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血液灌注。有临床观察发现,低血糖新生儿可能出现心电图异常,如ST段改变、T波低平等,提示心肌可能受到损伤。
对其他器官的损害
肝脏:低血糖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影响肝脏对物质的合成、分解等过程。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肝脏糖原储备不足,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低血糖时,肾脏的血流灌注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肾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如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等。
胃肠道:低血糖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喂养困难、呕吐等表现,而喂养困难又可能进一步加重低血糖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新生儿由于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更差。家长及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的血糖情况,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对于早产儿,要加强血糖监测,出生后应根据情况尽早喂养,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低血糖相关表现,如嗜睡、反应差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及相应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危害。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合理喂养,为新生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及减轻低血糖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