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新生儿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结合高危因素评估风险,光照疗法利用光照使胆红素转水溶性异构体排出且要保证光照面积与保暖,胆红素达严重程度等时考虑换血治疗需严格操作监测,还需维持内环境稳定及保证热量供应以助胆红素排泄等生理过程。
一、监测评估
早产新生儿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血清胆红素测定明确胆红素数值及变化趋势。依据日龄、胎龄、是否存在溶血、感染等高危因素综合评估黄疸风险,例如出生<24小时、胎龄<32周等早产新生儿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时需高度重视,因为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二、光照疗法
1.原理:利用光照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是治疗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常用非药物方法。
2.实施要点:确保光照面积充分,如采用双面蓝光照射,使新生儿皮肤充分接触光线。同时需注意光照过程中对早产新生儿的保暖,因早产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弱,避免低体温影响治疗及新生儿健康。
三、换血疗法
1.适应症:当早产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达到严重程度(如血清胆红素>342μmol/L等)或有核黄疸早期表现时考虑换血治疗,通过置换血液降低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
2.注意事项:换血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等操作规范,因早产新生儿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换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
四、其他支持措施
1.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早产新生儿血糖、电解质等在正常范围,因为内环境紊乱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及加重黄疸相关风险。
2.保证热量供应:提供充足营养支持,维持早产新生儿正常代谢,有助于胆红素的排泄等生理过程顺利进行,因早产新生儿自身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充足营养是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