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穿刺需根据患者腹水情况安置体位并消毒铺巾,选择左下腹部或侧卧位等合适穿刺部位,术者持针缓慢刺入腹腔抽取腹水,大量放液控速,术后局部消毒覆盖纱布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儿童操作轻柔无菌,老年提前评估心肺控放液速,凝血功能障碍者先纠正凝血再操作并观穿刺部位出血迹象。
一、患者准备
1.体位安置:根据患者腹水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大量腹水伴呼吸困难者可取斜坡卧位;一般情况可取坐位、半卧位或平卧位,暴露腹部以便操作。2.消毒铺巾:常规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要足够,然后铺无菌洞巾,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至腹膜壁层,确保麻醉效果以减轻患者穿刺时疼痛。
二、穿刺部位选择
1.常见部位:可选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或侧卧位时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少量腹水者需选取移动性浊音明显处作为穿刺点。
三、穿刺操作
1.进针操作:术者持穿刺针缓慢刺入腹壁,当有落空感提示进入腹腔后,开始抽取腹水,抽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速度和量,大量放液时需用输液夹控制放液速度,避免放液过快引发不适或其他并发症。
四、术后处理
1.局部处理:穿刺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再次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2.患者观察:嘱患者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同时观察腹水的量、颜色、性质等并做好记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更加轻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发生感染,因儿童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任何感染风险都需重点防范。2.老年患者:需提前评估心肺功能,放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因快速放液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骤降,诱发心衰等心血管事件,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穿刺后的恢复情况,加强护理。3.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先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后再行穿刺操作,避免因凝血功能问题导致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增加出血风险,操作过程中及术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