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分娩的新生儿是足月儿,各器官发育基本成熟,适应宫外生活环境能力较强但也需关注相关情况;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分娩的是早产儿,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预后越差,不同孕周早产儿有不同特点,28-32周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32-37周早产儿各器官发育稍成熟但仍有问题。
一、足月的界定
通常来说,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259-293天)分娩的新生儿不算早产儿,属于足月儿。这是因为在妊娠满37周后,胎儿各器官的发育基本成熟,能够较好地适应宫外的生活环境。
二、早产儿的定义及相关情况
(一)早产儿定义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天)分娩的新生儿为早产儿。此时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预后相对越差。例如,妊娠28-32周出生的早产儿,其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足月儿。
(二)不同孕周早产儿的特点
28-32周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极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辅助通气等支持治疗;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波动,需要置于暖箱中维持体温稳定;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
32-37周早产儿:相对28-32周的早产儿,各器官发育稍成熟些,但仍可能存在呼吸功能相对较弱、胃肠功能不完善(如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等问题。
三、足月儿的优势及相关注意事项
足月儿由于各器官发育相对成熟,出生后适应宫外环境的能力较强,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对于足月儿,也需要关注其出生后的喂养、保暖、预防感染等情况。例如,要保证充足合理的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根据环境温度合理保暖,避免过热或过冷;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感染机会等。对于有特殊病史或高危因素的足月儿,如母亲有妊娠期合并症等情况,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特殊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