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腹水可由原发性肿瘤侵犯、转移累及、结核性腹膜炎、门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外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因素引发,原发性肿瘤侵犯等在老年人相对常见,结核性腹膜炎中青年相对多见,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多有肝病基础病史,外伤有明确外伤史,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相关病史。
一、恶性肿瘤相关因素
1.原发性肿瘤侵犯:如原发性肝癌,肿瘤细胞浸润肝组织,侵犯周围血管,可导致血液渗入腹腔形成血性腹水;胃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发生腹膜转移时,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破坏血管,引起出血,使腹水中出现血性物质。此类情况在老年人中相对常见,因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2.肿瘤转移累及: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腹膜,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破坏腹膜血管结构,引发出血,进而造成腹水中含有血性成分,女性需尤其警惕妇科肿瘤转移至腹膜的可能。
二、感染性疾病因素
1.结核性腹膜炎: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结核杆菌感染导致腹膜炎症反应,使腹膜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红细胞渗出进入腹腔,从而导致腹水中出现血性物质。该类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但中青年相对多见。
三、血管性疾病因素
1.门静脉血栓形成: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内形成血栓,使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腹腔内静脉回流障碍,血管压力增高可致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血性腹水。此类患者多有肝病基础病史,如肝硬化等。
2.肝静脉阻塞综合征:肝静脉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脏淤血,腹腔内血管压力升高,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腹水中出现血性物质。有既往肝病史或接受过肝部相关操作的人群需重点关注。
四、其他相关因素
1.外伤:腹部受到外伤时,腹腔内血管损伤破裂,血液流入腹腔,可导致腹水中出现血性物质,此类患者有明确外伤史。
2.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等,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易发生自发性出血,可能导致腹腔内出血,使腹水中含有血性成分,此类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