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也与黏膜屏障被破坏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消化不良、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为首发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上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1.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性质多为隐痛、胀痛、灼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多位于上腹中部、偏左或正中,也可出现在胸骨、剑突后。疼痛多在进餐后1~3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次进餐前才会再次出现。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2.其他症状: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出血: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出血量少时可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多时可出现呕血和黑便。
穿孔:溃疡穿透浆膜层时可引起穿孔,导致剧烈的腹痛,甚至出现腹膜炎的体征。
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餐后加重,呕吐大量酸臭的宿食,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3.体征:部分患者在上腹部可有局限性轻压痛,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等不典型症状。此外,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上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总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样,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等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