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起病急进展快的严重肝脏疾病多发生于妊娠特定周次初产妇多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为高危因素发病机制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功能缺陷相关初期有非特异性症状病情进展现黄疸进行性加深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但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等异常影像学可见脂肪肝波形等特征表现治疗关键是尽早终止妊娠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及时终止部分患者可好转延误治疗预后极差孕妇需重视定期产检高危人群加强监测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严重肝脏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8~40周,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初产妇、多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为高危因素。
一、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功能缺陷密切相关,孕妇体内代谢异常致使脂肪酸在肝细胞及肾、胰、脑等器官沉积,干扰正常代谢功能。
二、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常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易被忽视。
2.病情进展:迅速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伴上腹部疼痛,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肝性脑病、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三、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但胆红素明显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2.影像学检查:肝脏超声可见脂肪肝波形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
四、治疗原则
尽早终止妊娠是关键治疗措施,同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防治出血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五、预后及注意事项
及时终止妊娠后部分患者可好转,但若延误治疗预后极差。孕妇需重视定期产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对于高危孕妇群体,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变化,遵循产科医生的专业指导进行孕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