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出生的婴儿属于早产儿,其肺、消化、体温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有特点及相关影响,需在保暖、呼吸、喂养、感染防控等方面进行特殊护理及注意相关事项。
一、35周是否算早产儿
1.早产儿的定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新生儿。按照胎龄划分,35周的胎儿胎龄小于37周,所以35周出生的婴儿属于早产儿。
2.早产儿的特点及相关影响
呼吸系统方面:早产儿的肺发育相对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例如,有研究表明,胎龄越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率越高,35周的早产儿虽然相对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在呼吸方面的问题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仍有一定发生呼吸窘迫的风险。
消化系统方面:胃肠道发育不完善,吸吮能力、吞咽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吐奶等情况,而且胃肠蠕动功能差,可能导致黄疸消退延迟等问题。
体温调节方面: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易波动,需要特殊的保暖措施来维持体温稳定。
神经系统方面: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风险相对足月儿增高,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远期神经发育,如智力、运动功能等方面。
3.针对35周早产儿的特殊护理及注意事项
保暖方面:需要将早产儿置于合适的保暖箱中,根据其体重、体温等情况调节箱内温度,保持早产儿体温在36.5-37.5℃之间。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不当的体温波动可能会影响其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呼吸监测方面: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节律等,一旦发现呼吸急促、发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喂养方面:对于能够吸吮的早产儿,可以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力。如果不能吸吮,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进行喂养,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呛奶等情况发生。
感染防控方面:由于早产儿免疫力低下,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早产儿前后要严格洗手,减少探视人员等,以降低早产儿发生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