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准备需对受体全面检查评估身体状况、进行组织配型并控制基础疾病等,对供体严格筛选,供肾获取由专业团队精细操作并低温灌注保存,受体手术取仰卧位做切口,进行血管和输尿管吻合,针对不同受体情况精细操作。
一、术前准备阶段
1.受体评估:受体需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如胸部X线、心电图等)、肝肾功能(血生化检查等)评估,以确定其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同时需进行组织配型,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尽量选择HLA配型匹配度高的供体,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风险;还需进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确保受体体内无针对供体淋巴细胞的预存抗体,避免超急性排斥反应。此阶段需充分考虑受体的病史,若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在术前尽可能控制稳定;对于老年受体,要尤其关注心肺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创伤;女性受体则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对手术安排的影响。
2.供体筛选:供体需符合严格标准,一般为脑死亡或心脏死亡但器官功能良好的个体,需进行与受体相似的基础检查,确保供肾质量良好,如肾脏大小、形态正常,无明显病变等。
二、供肾获取阶段
由专业手术团队从供体获取肾脏,首先通过手术切取肾脏,在获取过程中需精细操作保护肾脏血管和输尿管,采用低温灌注保存液对供肾进行灌注,维持供肾低温状态,以保证供肾的活性,利于移植后存活。
三、受体手术阶段
1.体位与切口:受体采取仰卧位,通常在腹部做斜切口或直切口,暴露手术区域。
2.血管吻合:分离出受体的髂血管,将供肾的动脉与受体的髂动脉通过血管吻合技术进行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保证血运通畅;同理,供肾的静脉与受体的髂静脉进行吻合。
3.输尿管连接:将供肾的输尿管与受体的膀胱进行吻合,一般采用黏膜对黏膜的吻合方式,确保输尿管连接无漏尿情况,使尿液能顺利从供肾流入膀胱。整个受体手术过程需精细操作,针对不同年龄受体,如儿童受体,因其血管和输尿管更细小,操作需格外精细;性别方面,女性受体的盆腔解剖结构可能与男性有差异,手术操作需适当调整以适应其解剖特点;有特殊病史的受体,如曾有腹部手术史导致腹腔粘连的受体,需仔细分离粘连,避免损伤周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