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有多种症状表现。皮肤黏膜黄染是常见症状,足月儿和早产儿出现情况有别,生理性黄疸有其出现、高峰和消退时间;严重黄疸时会有神经系统症状,早产儿及有溶血病史者易出现严重黄疸及神经系统并发症;还有粪便及尿液颜色改变等其他表现,喂养不足会加重黄疸程度。
表现: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黏膜出现黄染现象。通常首先从面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足月儿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黄染,然后波及躯干、四肢,严重时可累及手心、足底;早产儿黄染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范围也可能更广泛。一般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12.9mg/dl(221μmol/L),早产儿超过15mg/dl(256μmol/L)时,皮肤黄染较为明显。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更弱,发生黄疸时黄染出现的时间更早且程度可能更重,需要更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而足月儿一般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
神经系统症状(严重黄疸时)
表现: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时,可能会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肌张力减低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肌张力增高;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手足徐动、听力障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等。
病史及年龄因素影响:早产儿、有溶血病史(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严重黄疸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因为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对胆红素的通透性更高;而溶血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更多胆红素,超过了新生儿肝脏的代谢能力。
其他表现
粪便及尿液颜色改变:生理性黄疸时,粪便颜色正常,呈黄色;尿液颜色一般无明显改变,仍为淡黄色。但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尤其是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粪便可能会颜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尿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尿液颜色会加深。
生活方式影响:新生儿的喂养情况也可能与黄疸症状相关,如果喂养不足,可能会导致胎便排出延迟,从而加重黄疸程度。因为胎便中含有较多胆红素,胎便排出延迟会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