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是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正常超200ml称腹水)常见病因有肝硬化、心功能不全、腹膜转移癌等,治疗分一般治疗(适当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并保证蛋白质摄入)、病因治疗(肝硬化分乙肝需抗病毒、酒精性需戒酒及保肝,心功能不全需改善心功能,腹膜转移癌依肿瘤类型采取相应抗肿瘤措施)、对症治疗(大量腹水致不适可行穿刺放液,用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低蛋白血症者输注白蛋白),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利尿剂需密监测电解质肾功能等,儿童腹水少见多由先天性疾病引起,治疗优先温和非药物干预且药物使用遵儿科原则、操作更谨慎。
一、腹水的定义
腹水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正常腹腔含少量润滑用液体,当液体量超200ml即称腹水,常见病因有肝硬化、心功能不全、腹膜转移癌等。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肝脏代谢恢复,如肝硬化腹水患者卧床可增肝血流量、减肝代谢负荷。
饮食调整: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量控在1~2g;保证蛋白质摄入,肝功能较好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1~1.5g/kg,助腹水消退与身体恢复。
(二)病因治疗
肝硬化:乙肝肝硬化需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则严格戒酒,配合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
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竭致腹水者,需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以改善心功能。
腹膜转移癌:依肿瘤类型采取化疗、靶向治疗或手术等抗肿瘤措施。
(三)对症治疗
穿刺放液: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腹胀明显者可行腹腔穿刺放液,注意控放液速度与量,防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利尿剂使用:常用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促尿液排出减腹水,使用时监测电解质,避低钾、低钠血症等紊乱。
输注白蛋白:低蛋白血症致腹水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可提血浆胶体渗透压,助腹水回吸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对利尿剂耐受性差,用利尿剂时需密监测电解质与肾功能,防过度利尿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且多合并基础疾病,治疗需综合考量各脏器功能。
儿童:儿童腹水少见,多由先天性疾病等引起,治疗优先选温和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药物使用严遵儿科用药原则,避影响生长发育药物,穿刺放液等操作须更谨慎,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