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是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不自主漏出病症与盆底支持结构受损等相关,解剖结构因素中妊娠分娩、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可致发病,人群分布中老年女性高发且诱因多,男性前列腺术后等可引发,风险因素有年龄增长、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辅助,治疗分非药物的盆底肌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老年女性产后需盆底康复绝经后可考虑雌激素男性前列腺术后遵康复指导预防。
一、定义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高(如咳嗽、喷嚏、大笑、运动等)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外口漏出的病症。其发生与盆底支持结构受损、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等相关,导致尿道闭合压力不能有效对抗腹压,引发尿液不自主漏出。
二、发病机制与相关因素
(一)解剖结构因素
盆底肌、尿道周围筋膜等结构对尿道起支撑作用,当妊娠、分娩致盆底组织损伤,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尿道黏膜萎缩,均可削弱盆底对尿道的支撑,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二)人群分布差异
中老年女性:妊娠、分娩致盆底组织损伤及绝经后雌激素减退为主要诱因,是高发人群。
男性:前列腺术后等情况可能损伤尿道周围结构,也可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三)风险因素
年龄增长使盆底支持组织退变;肥胖增加腹压,加重盆底负担;慢性咳嗽、便秘等长期增加腹压的疾病,会促进该病发生。
三、诊断要点
通过病史采集(了解漏尿与腹压增加的关联等)、体格检查(如压力试验评估漏尿情况)及尿动力学检查(测定尿道闭合压力等指标)辅助确诊,尿动力学检查可精准评估尿道功能状态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干预
(一)非药物干预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症状,需长期坚持规范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控制体重以减轻盆底压力;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行为,如慢性咳嗽需积极治疗等。
(二)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者,可考虑手术修复盆底结构等干预方式,但需经专业评估后决策。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中老年女性:产后应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雌激素相关辅助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
男性患者:前列腺术后需遵循术后康复指导,关注排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