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因母婴血型不合致母亲血型抗体经胎盘入胎儿体内破坏红细胞致胆红素生成过量超出肝脏处理能力,常见ABO血型不合是母亲O型胎儿A或B型,Rh血型不合是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迅速加重等,通过血型检测、胆红素水平测定、Coombs试验诊断,采用光照疗法及药物辅助治疗,孕妇孕前应查血型尤其Rh阴性需监测抗体,新生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防严重并发症。
一、定义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血型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胎儿红细胞破坏,致使胆红素生成过量,超出肝脏处理能力,进而出现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发病机制
(一)常见血型不合类型
1.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胎儿为A或B型,母亲体内抗A或抗B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
2.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孕期或分娩时胎儿Rh阳性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红细胞。
三、临床表现
(一)黄疸特征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黄疸程度迅速加重,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
(二)其他表现
可伴有不同程度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相关表现,如嗜睡、拒奶、抽搐等。
四、诊断方法
(一)血型检测
检测母婴血型,明确是否存在血型不合情况。
(二)胆红素水平测定
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观察胆红素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情况。
(三)Coombs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可检测胎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抗体,间接Coombs试验可检测母亲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
五、治疗要点
(一)光照疗法
利用蓝光等光照,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是常用的非药物降胆红素方法。
(二)药物辅助
可使用白蛋白等药物,与游离胆红素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风险。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一)孕妇方面
孕前应进行血型检查,尤其是Rh血型检查,若为Rh阴性,孕期需密切监测抗体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二)新生儿方面
出生后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一旦发现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治疗方案,以保障新生儿健康,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