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管理涵盖饮食上低盐摄入避免高钠食物、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合理补充优质蛋白,液体管理根据腹水程度等控总入量,低蛋白血症时补充白蛋白,针对病因如肝硬化抗病毒、酒精肝戒酒、心功能不全改善心功、腹腔感染抗感染等治疗原发病,生活中保证休息抬高下肢、避免劳累,老年人密切监测电解质且用药谨慎,儿童优先非药物找原发病并遵儿科安全原则。
一、饮食管理
1.低盐摄入: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在200~300mg,相当于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罐头等含钠高的食物,以减少水钠潴留,减轻腹水症状。例如,新鲜蔬菜烹饪时少加盐,选择无盐或低盐调味品。
2.合理蛋白质摄入:若患者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应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1~1.5g/kg体重,有助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回吸收,但需根据个体肾功能等情况调整。
二、液体管理
1.入量控制:根据腹水程度及患者尿量等调整液体入量,一般每日总入量(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分等)不宜超过1500ml,若存在低钠血症等情况需更严格限制。
2.胶体补充:对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腹水,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回吸收。
三、原发病治疗
1.针对病因处理:若腹水由肝硬化引起,需积极治疗肝硬化,如乙肝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若为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腹水,需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衰相关诱因;若为腹腔感染等导致的腹水,需进行抗感染治疗等,从根本上解决腹水产生的病因。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与体位:保证充足休息,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腹水引起的下肢水肿等情况,同时减少腹内静脉淤血,利于腹水缓解。
2.避免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病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剧烈运动等,以减轻身体负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因使用利尿剂等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定期检查血钾、血钠等指标,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等情况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2.儿童:儿童腹水多由先天性疾病、感染等引起,需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查找原发病因,如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腹水需针对心脏疾病评估治疗方案,且儿童对药物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