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因肺部发育不成熟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呼吸窘迫、感染风险增加、生长发育受限、有患慢性肺部疾病风险,家长和医护人员需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并定期体检监测。
一、呼吸方面的影响
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窘迫。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容易萎陷,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例如,研究表明,约70%的极早早产儿会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这是因为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使得肺泡在呼气末不能维持开放状态,影响气体交换。
二、感染风险增加
肺部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其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一方面,肺部结构和功能的不完善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肺部;另一方面,早产儿的免疫系统也相对不成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差。例如,有研究发现,早产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足月儿高2-3倍,且感染后病情进展往往较快,因为其自身的免疫应答能力不足以有效控制感染。
三、生长发育受限
呼吸功能的异常会影响早产儿的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进而影响全身的氧供。长期的氧供不足会影响各个器官的发育,包括影响体重的增长、身体的线性生长等。例如,由于肺部功能不佳导致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而氧气供应不足又限制了营养物质的有效代谢和利用,使得早产儿在体重增长、身高增长等方面明显落后于足月儿。
四、慢性肺部疾病风险
部分早产儿在经过救治后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这是因为在救治过程中,长时间的吸氧、机械通气等可能会对未成熟的肺部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异常。研究显示,出生体重极低的早产儿发生BPD的概率较高,BPD会影响患儿的肺功能,导致长期的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对患儿的长期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五、特殊人群(早产儿)的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儿,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低体温,而低体温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的不良状况。同时,要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护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呛奶等情况发生,因为呛奶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在喂养方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促进肺部等各器官的发育,但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和频率,避免因喂养不当导致呼吸问题加重。另外,要定期带早产儿进行体检,密切监测肺部等各器官的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