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体重防便秘、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手术可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老年女性选治疗方式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优先非手术,孕期女性以非手术为主,有基础疾病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控制。
一、非手术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超重会增加腹压,加重压力性尿失禁,因此需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避免长期便秘,因为便秘时腹压升高也会影响尿失禁状况,可通过多摄入膳食纤维、适量饮水等方式预防便秘。
2.盆底肌训练:基础且关键的治疗方式,患者需每日进行数次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收缩盆底肌持续3秒以上后放松,重复一定次数,长期坚持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例如每天进行3组,每组10-15次的凯格尔运动。
3.生物反馈疗法:借助专门仪器,将盆底肌活动转化为可见的信号(如图形、声音等)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更精准地掌握盆底肌训练方法,提升训练效果,使患者能更有效地进行盆底肌收缩与放松。
4.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刺激盆底肌,促进盆底肌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增强盆底肌的协调性与力量,进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一般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操作下进行。
二、手术治疗
1.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为常用手术方式,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手术将合成材料制成的吊带放置于尿道中段,在腹压增加时,吊带可提拉尿道,恢复尿道的正常解剖位置与功能,从而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手术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后选择。对于老年女性患者,需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适合该手术;孕期女性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若需手术则要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与管理,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2.孕期女性:孕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治疗手段,重点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盆底肌训练等方式缓解症状,待产后再根据恢复情况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等后续治疗。
3.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考虑手术等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