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需先观察临床表现、排查病因,然后进行紧急处理,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等,再针对代谢因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感染因素、其他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早产儿及有基础病史新生儿需特殊对待,要精细处理及综合评估个体化治疗以保障安全有效。
一、识别与评估
1.临床表现观察:新生儿惊厥表现多样,可出现眼偏转、凝视、眨眼、面肌抽动、呼吸不规则等,需仔细观察记录发作的形式、持续时间等情况,不同日龄、不同病史的新生儿惊厥表现可能有差异,如早产儿惊厥表现常不典型。
2.病因排查:需考虑围生期因素(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代谢因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感染因素(颅内感染等)等,不同病因导致的惊厥处理方式不同,要结合新生儿的病史、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
二、紧急处理措施
1.保持气道通畅: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这对于有呼吸不规则等惊厥表现的新生儿尤为重要,避免因气道堵塞影响呼吸功能,不同情况的新生儿气道管理需谨慎操作。
2.吸氧:根据新生儿血氧情况给予适当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保障重要器官的氧供,不同病史和状态的新生儿对氧浓度等要求不同。
三、病因针对性处理
1.代谢因素处理
低血糖处理:若考虑低血糖导致惊厥,需及时给予葡萄糖输注,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不同日龄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及葡萄糖输注速度等有差异,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
低血钙处理:对于低血钙引起的惊厥,可给予钙剂治疗,补充钙元素以缓解惊厥症状,使用钙剂时需注意相关禁忌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低血镁处理:低血镁导致惊厥时,可给予镁剂治疗来纠正低血镁状态从而缓解惊厥。
2.感染因素处理:若为颅内感染等感染因素导致惊厥,需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等选择针对性的抗感染药物,同时要关注新生儿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情况。
3.其他病因处理:对于其他如颅内出血等病因导致的惊厥,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止血、降低颅内压等处理措施,不同病因的处理方式不同,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早产儿:早产儿发生惊厥时更需谨慎处理,在气道管理、药物使用等方面要更加精细,因为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治疗的耐受性和反应与足月儿不同,需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器官功能变化。
2.有基础病史新生儿:对于有围生期窒息等基础病史的新生儿,在处理惊厥时要同时关注基础病史相关的并发症情况,如同时监测脑功能、心功能等,综合评估后进行个体化处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