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是多种病因致胰酶异常激活引发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坏死且常伴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胆石症等,临床表现有典型腹痛等及重症表现,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等升高)和影像学(腹部CT见特征改变),治疗有一般支持、抑制胰液等,儿童需特注液体等管理,老年人需兼顾基础病影响。
一、定义
重症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引发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进而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现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性疾病,常伴随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
二、病因
1.胆石症:胆道结石等病变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致使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此为最常见病因之一。
2.过量饮酒: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同时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促使胰酶在胰腺内激活,诱发重症胰腺炎。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状态下,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可影响胰腺微循环,引发胰腺组织损伤及胰酶激活,进而导致重症胰腺炎。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
2.重症表现:可出现休克(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呼吸困难(因肺部并发症)、腹腔出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尿量减少等器官功能障碍表现。
四、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与体征:具备重症胰腺炎相关的典型腹痛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脂肪酶显著升高,通常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还可伴有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3.影像学检查:腹部CT是重要诊断手段,可见胰腺坏死、渗出、胰周积液等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支持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分泌;进行液体复苏,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抑制胰液分泌:可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
3.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胰腺及周围组织感染。
4.营养支持:早期可通过肠外营养保证机体营养需求,病情允许时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重症胰腺炎:多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引发,需特别关注液体管理,避免因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加重,营养支持需兼顾儿童生长发育需求,优先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
2.老年人重症胰腺炎: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病对药物代谢及治疗的影响,在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心功能等指标,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加重基础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