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关节脱位类型分前脱位和后脱位,病因有外伤及肩关节结构因素,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前脱位有特殊体征,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儿童处理需轻柔,老年人恢复慢要维护骨健康,运动人群康复后谨慎恢复运动并通过训练增强稳定性。
一、定义
肩关节脱位是指肱骨头从肩关节盂内脱离正常位置的一种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类型。
二、分类
(一)前脱位
最为多见,又可细分为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等,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致肩关节引发前脱位。
(二)后脱位
相对少见,多由间接暴力使肩关节过度内旋或内收引起,临床症状相对隐匿,易漏诊。
三、病因
(一)外伤因素
日常生活或运动中,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时受到纵向暴力冲击,如跌倒时手掌、肘部着地,暴力经上肢传导至肩关节,可导致肩关节脱位;运动损伤中,如橄榄球、篮球等运动时肩部遭受不当外力也易引发脱位。
(二)肩关节结构因素
肩关节盂较浅,关节囊和韧带相对松弛,稳定性相对较弱,相较于其他关节更易发生脱位,尤其在肩部结构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或肩部结构退变的老年人中更易出现。
四、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肩关节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活动明显受限,患者常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
(二)特殊体征
前脱位时可见患肩呈方肩畸形,肩峰下空虚,在喙突下、锁骨下或腋窝处可摸到脱出的肱骨头;后脱位时肩部外观可能相对正常,但存在明显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通过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五、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肩部外形,触诊判断肩部是否有异常隆起或空虚感,同时检查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脱位。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肩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可明确脱位的类型(如前脱位、后脱位等)以及是否合并骨折等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脱位或需进一步评估关节周围结构的患者,可选择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更清晰地显示肩关节的软组织结构及有无隐匿性损伤。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肩关节脱位多与发育因素相关,脱位机制可能有别于成人,在处理时需格外轻柔,避免暴力操作,同时要关注是否存在肩部其他潜在发育问题。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肩关节脱位后恢复相对缓慢,且需警惕可能存在的骨质量下降导致的后续相关问题,在康复过程中要注重骨健康的维护。
(三)运动人群
运动爱好者发生肩关节脱位后,需在康复良好且肩关节稳定性恢复达标的情况下谨慎恢复运动,避免再次因运动损伤导致脱位复发,可通过规范的康复训练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