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因母婴血型不合致母亲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抗体经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常见ABO血型不合是母亲O型血胎儿遗传父方A或B型抗原致母亲产抗A或抗B抗体破坏红细胞,Rh血型不合是母亲Rh阴性血胎儿Rh阳性时初次产抗Rh抗体再次妊娠病情加重,临床表现有出生24小时内迅速进展的黄疸、不同程度贫血及肝脾肿大,诊断靠检测母婴血型、查母亲血清免疫抗体、测胆红素,治疗用光照疗法、药物抑制抗体结合、严重时换血,特殊新生儿如早产儿等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母亲孕期要检测筛查产后新生儿要及时检查相关项目。
一、定义阐释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的血型抗体,该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胎儿红细胞破坏的溶血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详述
(一)常见血型不合类型
1.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血,胎儿因遗传自父亲的A或B血型抗原,与母亲血型抗原不匹配,母亲体内产生抗A或抗B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破坏红细胞。
2.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血,胎儿为Rh阳性血时,母亲初次接触胎儿Rh阳性红细胞后产生抗Rh抗体,再次妊娠时抗体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Rh阳性红细胞导致溶血,且首次妊娠多不发病,再次妊娠时病情可能加重。
三、临床表现要点
1.黄疸:多数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进展迅速,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
2.贫血:胎儿红细胞破坏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贫血,严重时可致心力衰竭。
3.肝脾肿大:溶血致髓外造血活跃,肝脾代偿性增大。
四、诊断方法解析
1.血型检测:检测母婴ABO和Rh血型,明确血型不合情况。
2.抗体筛查:母亲血清中查找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
3.胆红素测定: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评估黄疸严重程度及溶血进展情况。
五、治疗原则说明
1.光照疗法:通过光照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是常用的降低胆红素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黄疸患儿。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抑制母亲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减少溶血。
3.换血疗法:用于严重溶血、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置换出患儿体内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方面
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新生儿群体,因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溶血导致的胆红素升高更敏感,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母亲方面
孕期需做好血型检测及抗体筛查,若存在血型不合风险,孕期可进行相关监测及干预,分娩后新生儿需及时进行血型及溶血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