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各系统易受危害,呼吸系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神经系统易出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等;消化系统易有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营养不良;心血管系统易有动脉导管未闭等畸形、低体温影响;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感染,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测护理,维持体温稳定,尽量母乳喂养,严格无菌操作,家长配合随访评估促进健康成长
一、呼吸系统危害
早产儿的肺发育尚未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因为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导致肺泡萎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据相关研究显示,约50%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会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早产儿的气道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炎等,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的损害。
二、神经系统危害
早产儿的脑组织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等情况。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出血可能导致脑室扩张、脑积水等,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引起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脑白质软化则会影响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对早产儿的运动、认知等功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三、消化系统危害
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不成熟,吸吮、吞咽反射较弱,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等。而且,早产儿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差,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是早产儿严重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此外,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四、心血管系统危害
早产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血管畸形。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血液分流,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同时,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出现低体温,而低体温又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五、免疫系统危害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尤其是IgG,而IgG是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早产儿由于在宫内获得的IgG不足,所以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早产儿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儿,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维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可通过暖箱等设备调节体温;在喂养方面,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和适合早产儿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发生风险。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定期带早产儿进行随访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