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避免加重腰部负担姿势并进行腰背肌锻炼,物理治疗有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锻炼要温和且物理治疗注意温度力度,孕妇优先物理治疗且针灸需安全操作,儿童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弯腰、久坐、久站等加重腰部负担的姿势,保证腰部有充足时间放松恢复,例如每坐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5-10分钟,适当进行腰部伸展动作。2.腰背肌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动作,患者取俯卧位,头、上肢和下肢尽量抬起,形似飞燕,每日可分多次进行,每次坚持一定时间(如每次3-5分钟,逐渐增加时长),以增强腰背肌力量,维持腰椎稳定性。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采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外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2-3次。2.按摩:由专业人员对腰部肌肉进行轻柔按摩,从腰部两侧肌肉开始,逐渐向脊柱方向操作,缓解肌肉紧张状态,每次按摩时间约15-20分钟。3.理疗:
红外线照射:通过特定波长红外线穿透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每次照射20分钟左右。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促进腰部组织代谢,每次治疗时间依据设备设定一般为10-15分钟。
三、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等)缓解疼痛症状,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发挥作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评估患者个体情况。
四、康复治疗
1.针灸:选取腰部相关穴位(如肾俞、委中、大肠俞等)进行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腰部气血运行,达到通络止痛效果,每次针灸留针20分钟左右,一般每周进行2-3次。2.推拿:专业人员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对腰部进行操作,调整腰椎小关节紊乱,缓解腰部疼痛不适,每次推拿时间约20-30分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腰背肌力量较弱且关节灵活性下降,锻炼时应避免剧烈动作,选择温和锻炼方式(如床上屈膝屈髋的仰卧位腰背肌收缩训练),强度以不引起腰部疼痛加重为宜;物理治疗时注意温度和力度,防止烫伤或造成腰部损伤。2.孕妇:因特殊生理状态,药物使用受限,优先采用物理治疗(如适度热敷、轻柔按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按压腹部及腰部过度用力),康复治疗中的针灸需选择安全穴位和操作手法,锻炼时应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简单腰部放松活动,避免影响胎儿。3.儿童:一般较少发生腰肌劳损,若有相关情况,需避免使用成人化强效药物及高强度治疗手段,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家长协助下进行温和腰部伸展活动),促进腰部肌肉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