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腹水时会有视诊、触诊、听诊相关体征。视诊可见腹部膨隆呈蛙腹状,皮肤变薄发亮;触诊有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诊肠鸣音可能正常或减弱。
一、视诊相关体征
1.腹部外形改变
大量腹水时,腹部会明显膨隆,呈蛙腹状。这是因为腹腔内积聚了大量液体,使得腹部向前凸起,外观上像青蛙的腹部。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有腹水相关基础疾病(如肝硬化、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等)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对于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如肝硬化患者,长期肝脏病变导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容易引发腹水,进而出现蛙腹体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种植转移至腹膜等部位,也会导致腹水积聚,表现为蛙腹。
2.腹部皮肤变化
大量腹水时,腹部皮肤可能会变薄、发亮。这是由于腹腔内液体增多,皮肤被撑开,组织间隙压力增加,导致皮肤变薄且透光性相对增加而发亮。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存在大量腹水情况,都可能出现这种皮肤改变。比如儿童如果患有结核性腹膜炎导致大量腹水,皮肤也可能出现变薄发亮的表现;成年女性如果因卵巢癌出现大量腹水,腹部皮肤同样可能有此变化。
二、触诊相关体征
1.波动感
当进行腹腔触诊时,可出现液波震颤(波动感)。检查者用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若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为液波震颤阳性。这是大量腹水的典型触诊体征之一。不同人群出现大量腹水时,该体征的表现原理相同,都是因为腹腔内有大量液体,叩击对侧腹壁时液体传导冲击手掌。例如老年患者如果是由于心力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进而出现大量腹水,触诊时也会有明显的波动感;年轻患者因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腹水,同样可检测到液波震颤阳性。
2.移动性浊音
患者仰卧时,腹中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两侧腹部因侧卧位时腹水积聚叩诊呈鼓音,这种随体位改变而出现的浊音区移动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这是大量腹水较特异的触诊体征。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酗酒导致肝硬化进而出现大量腹水的人群,移动性浊音阳性是常见表现;而生活方式相对健康但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导致大量腹水的人群,也会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在儿童中,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大量腹水,如细菌性腹膜炎,也可能检测到移动性浊音阳性。
三、听诊相关体征
1.肠鸣音变化
大量腹水时,肠鸣音可能正常或减弱。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每分钟4-5次。当有大量腹水时,腹腔内液体对肠道的影响可能会使肠鸣音传导受到一定阻碍,从而导致肠鸣音减弱。例如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其肠鸣音可能较正常情况减弱;对于因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导致大量腹水的患者,也可能出现肠鸣音减弱的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大量腹水患者和儿童大量腹水患者,肠鸣音的变化原理相似,但儿童由于其肠道功能发育等特点,需要更密切观察肠鸣音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