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有多种表现,腹痛是最突出症状,多反复发作,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等可诱发;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为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可致糖尿病相关表现;还可有腹部包块、少数晚期出现黄疸等表现,儿童和老年患者表现各有特点。
一、腹痛
1.特征表现:是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胀痛甚至剧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向背部、两侧胁部放射。疼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间隔数月发作一次,有的则频繁发作。例如,部分患者在进食尤其是高脂、高蛋白食物后易诱发腹痛,这与食物刺激胰腺分泌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腹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需仔细鉴别。在老年人群中,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2.影响因素:饮食因素是重要诱因,高脂、高蛋白饮食会促进胰腺分泌,增加胰腺负担,从而引发或加重腹痛。此外,饮酒也常是慢性胰腺炎腹痛发作的重要因素,酒精可直接刺激胰腺,导致胰液分泌异常等。
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相关表现
1.消化不良: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胰酶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腹泻多表现为粪便量多、恶臭,呈灰白色、油性(即脂肪泻),这是因为脂肪未被充分消化吸收所致。对于儿童患者,长期的消化不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体重不增、身材矮小等。老年患者消化功能本就相对较弱,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外分泌功能不全可能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影响营养状况。
2.体重减轻: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利用,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即使患者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因营养吸收不良,体重仍呈下降趋势。
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相关表现
1.糖尿病相关表现:当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可能仅表现为血糖升高,而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儿童患者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大、生长迟缓等情况。老年患者本身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慢性胰腺炎引发的糖尿病可能使病情更复杂,血糖控制难度增加。
四、其他表现
1.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多为增大的胰腺或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由于胰液外渗积聚,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包块的大小、质地等因囊肿情况而异。
2.黄疸:一般较少见,多在慢性胰腺炎晚期出现,主要是由于胰腺头部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儿童患者出现黄疸需高度重视,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导致的胆道梗阻等情况。老年患者出现黄疸时,要综合考虑慢性胰腺炎及其他可能的胆道疾病等因素。